RS ART|黎晓亮:敏锐的观察者,少有的表达欲
在他最早的记忆里,摄影是5寸照片,一张张家庭合影。第一次拿起相机拍摄,是他中学时期,拿起傻瓜相机,老师让他帮忙纪录班级课外活动。多年以后,这位摄影师因简洁而富张力的肖像摄影而闻名,他的作品受邀在不同的机构和画廊展出。

接触过黎晓亮的人评价他话不多,沉着、冷静。如果仔细观察,从他的作品中其实不难发现,人与物借助他的双眼,通过相机所呈现的画面已经具备了语言。在他从事摄影行业的这些年头里,他曾与多家顶级时尚杂志合作封面拍摄,记录过的公众人物都极其富有影响力,2021年他推出“黎晓亮:三个展——摄影与⼈的三种距离”,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这位摄影师,这次,他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。

展览中《北京公寓/Peking Apartments》系列是他从2015年-2022年创作的作品,因为摄影工作的原因,他偶然接触并了解到外籍模特的真实生活现状,这引起了他的关注。他说:“摄影师多半是个敏锐的观察者,少半是个有表达欲的人。当被一种人群的状态吸引,就会自然的以影像的方式记录,以一定画面节奏陈列感知到的细节。”
从2015年开始,他开始记录幕后的外籍模特,这些模特往往处于聚光灯下,以光鲜的形象出现在媒体面前,而在这些光环背景之下,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斑驳陆离。在黎晓亮的作品中,外籍模特们的生活环境、房间细节、人物的状态等碎片,都被他一一记录,通过照片中的微小细节和画面捕捉,构成了整个事件的记录。
杉本博司在采访中说过,“你必须拥有广博的经历,艺术家必须对人生有很深的感悟,没有多少人能够清楚表达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,所以在你尝试成为一位艺术家之前,我希望你能够好好去看看世界。”
看世界的方式也许就从身边最微小的事物开始,感知是一位摄影艺术家的禀赋,因为他每天面对生活中“看手机的人”,于是用手机拍摄了世界各地在看手机的人,由此创作出作品《孤独星球/Lonely Planet》系列。21个国家,40座城市,通过照片的的形式进行展览,来看照片的人又是一次艺术的完成。由于信息化时代充斥着生活,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形式去记录手机与现实关系的记录。
在现实中,荧幕前的人让黎晓亮产生思考。他发现似乎可以做一个实验——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拍出自己眼中的公众人物。从2009年拍摄第一个演员秦岚开始,他通过黑白色调拍摄人像。在他看来,黑白是在给现实做减法,也是超现实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,所以他被这种“最简单的”方式拍摄吸引。
展览《回到黑色/back to black》系列,公众人物在他的镜头中,经过黑白层次的调节,气定神闲。当我问到如何获得这种人物展现出的情绪时,他回答:“摄影师在开始最多做的就是建立信任,这部分越殷实,相对地更易获得‘真实’的一面。”其次是给予对方合适的想象空间,最简单的方式是在现场播放合适的音乐,这些都来自于他的经验所酿造的“自然而然”定格的画面。
上排从左至右:秦岚、周迅、让·雷诺
下排从左至右:王子文、春夏、陈立农
从摄影师到艺术家的转变,他会用几年的时间去做这些项目作品,关于身份的转变他告诉我们:“从我视角上看两者都是一致的,只是内容上表达的纯粹程度,和深度的多少确定了所处的位置。”往往艺术与商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,黎晓亮会如何理解艺术与商业的关系?他说:“艺术从离开艺术家手里那一刻就在面对商业,身边有很多创意领域的人,包括我自己,常常都处于‘忠于自我表达’和‘妥协于商业诉求’之前摇摆,”这让他与大芬村画师们产生了很多共鸣。
艺术订单/Art Commission》是他近期做的一个新项目,这个系列从摄影出发,聚焦于艺术与商业的一次实验,讨论个体身份与其对应的行为模式研究,以及个性与集体规则的博弈。项目的地点选择在深圳大芬村,这里的画师们生产着中国艺术市场上的大部分商业作品。他们每天重复着流水线作品,在他们的画面里,配色、人物、构图,在他们脑里过了一遍又一遍,轻思熟路,久而久之,他们缺失一部分主体表达。黎晓亮选择记录的主角——8位画师合作订单,赋权让这8位画师创作,自主表达,最后的落笔前面都为统一的Alexvi,获得的“结果”不止是这16副油画。进而探讨商业与艺术,带给人的思考,观众共鸣的点在不同的环节。
产生这样一个又一个想法,他认为这样的创造力来自于探究生活中打动自己的细节,并保持开放。以上的这些“实验”来自于不同领域,在他看来就是从不同的领域汲取营养。尽力创造自己喜欢的,最重要的是记录当下,有时自然就是时代的某处切片。

你随身会携带一台相机吗?是什么型号?为什么会是这一台相机?
近几年最多携带的是contax t2。 38mm焦段和可靠的成像。
有喜欢的风格或者艺术家吗?他们对你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?
里希特、霍普 、杉本博司。 喜欢霍普绘画中的光线和人物的神情,拍摄前会不时的浮现在我的预设的画面里。
你认为摄影是一种“观念艺术品”吗?
所有的形式都可以是观念艺术。一些代表着观念艺术的作品能够被记录、被呈现、被人们看到,也是通过摄影的形式。
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?
为自己工作,没有“退休”。

出品人:徐宁
主编:慕帅MUMU
新媒体主管:江晨
编辑/采访/撰文:加贝
图片提供:黎晓亮
本文系作者 @Rolling Stone中文版 原创发布在 Rolling Stone中文版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