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 MUSIC|不做宣传不巡演,“民谣界的梵高”Nick Drake

今年是 Nick Drake 的《Pink Moon》发行第50周年,自诞生之日起,这张专辑就一直等着被世人发现。在那个时代,没有人知道该拿这些歌怎么办,这些充满自省意识的、赤裸裸的挽歌——亦没有人知道该拿它的作者怎么办。

Nick Drake 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,20岁时他被音乐制作人 Joe Boyd 看中,发表了三张专辑却均未获得外界的关注与认可,26岁时他因过量服用抗抑郁药物去世。
他短暂的音乐生涯可以用“失败”来形容,直到去世20年之后,他的音乐才渐渐为人所知。如今,他已经成为民谣界影响力最大的音乐家之一,仅有的三张专辑也被视为英国民谣乃至摇滚乐词曲创作的巅峰,其中《Pink Moon》亦被追捧为 Nick Drake 最美丽、最纯粹、最忧郁的一张专辑。

Nick 是阴郁古怪的,他不做任何宣传,鲜少在大众面前露面。1972年《Pink Moon》发行后销量惨淡,当时盐湖城的德撒律新闻报(Deseret News)标题为:“Nick Drake:自幽暗之地”。文中写道:“的确,甚至没人知道 Nick Drake 住在哪里……Drake是个遥不可及的人,不做巡演……他似乎只与自然界打交道,却一直在研究人类的存在问题。”

当然,这些“存在的”声音并不全是赞扬。“我期望的远不止是这一堆垃圾,”《绿湾新闻公报》(Green Bay Press-Gazette)写道,“他就像是 Cat Stevens 混合了 Donovan 的音乐一样,还非常业余,啧。”
然而几十年后,多亏了坚定追随他的粉丝,以及1999年的大众汽车广告(其中使用了 Pink Moon 这首单曲),Nick 终于得到了大众的关注。今天,Nick Drake 坐在悲剧但深受人爱戴的音乐家宝座上——与他一起的还有 Jeff Buckley、Judee Sill、Buddy Holly、Tammi Terrell、Selena 和 Elliott Smith 等明星——不过,他仍然是其中最神秘、最虚无缥缈的存在。
原因很简单: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Nick 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。你可以去英国参观他的家乡——阿登地区的坦沃斯村(Tanworth-in-Arden),在他墓前祭拜,在他家门口拍照。但那里并没有任何博物馆陈列着《Bryter Layter》专辑封面上的系带鞋,或是他那件标志性的条纹披风。
《Bryter Layter》封面 Nick Drake与条纹披风
你也可以读一读他姐姐 Gabrielle 在2014年出版的传记《Remembered for a While》,但互联网上已知的 Nick Drake 的照片两只手就能数过来。此外,我们也找不到他现场表演的视频,或是任何能证明他存在的镜头——除了接下来这个视频。
这段名为 “Nick Drake 70年代音乐节”的YouTube视频有近30万的浏览,其中估计有一半都是我贡献的。已经数不清我给多少人看过这段视频了,或者只是在某个下午,花上几分钟时间不断重放,喝着咖啡,盯着屏幕,我总是忘记合上嘴巴。视频的“全损”画质只会增添它的神秘感,一个模糊男人的身影背对镜头走在户外音乐节里,这就是全部内容了。这段视频只有12秒长,而且没有证据能表明这个身影就是他。整段视频充满怪异感,甚至有种恐怖气氛,以至于让人难以移开目光。
多年来,粉丝们一直猜测这绝对是他,一个高高瘦瘦的音乐创作者,孤身在人群中飘荡。甚至还有一个Reddit调查贴对那段视频进行了专家级的解析,说明为什么这个人可能是他:他的确有一件视频中那个人穿的红丝绒外套,而且 Gabrielle 的传记中也提到,他1970年8月确实在约克郡(Yorkshire)的克鲁姆林音乐节(Krumlin Festival)表演。她写道:“这可能只是一个和 Nick Drake 很像的高个子,被摄像机捕捉到,多年后在YouTube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。”

反对这种说法的声音呢?他的头发比视频中那个男人的略长一些,而且他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音乐节阵容中,我们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急着去看 Mungo Jerry 的狂热粉丝。但这个视频就好比是摇滚圈里的野人脚印,在得到更可靠的消息之前,我们还会无数次重温这个视频,尤其是在《Pink Moon》的周年纪念日时。只可惜他去世得太早,没能等到世界接纳他。
在《Pink Moon》中,Nick 忧郁飘渺的声音随着每一个精巧的原声和弦起伏流动,当然,这张专辑中的其他歌曲你也无法错过:无论是充满好奇心的 Which Will 还是热血的 Parasite 。《Pink Moon》是一张古老的艺术专辑,值得从头听到尾。Neil Young 在 Nick 去世18年后制作了《Harvest Moon》,这两张专辑之间还是有相似之处的。我能够想象他们二人的对话,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被孤独感包围,不断靠近彼此。

如果让我选出《Pink Moon》中的高光之曲,那一定是 From the Morning 。这是专辑里的最后一首歌,仿佛是 Nick 在黑暗而忧郁的心魔下片刻的喘息,也是这心魔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。他的墓碑上刻着“And now we rise/And we are everywhere(现在我们扶摇而上/我们无处不在)”,这是黎明对他的承诺,让我们能聆听并挖掘他的音乐——至于那个红丝绒外套到底是不是他,已经不重要了。


本文系作者 @Rolling Stone中文版 原创发布在 Rolling Stone中文版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