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了短发后的欧阳娜娜,新造型又在互联网上传播了一圈。

无论你以何种基准去判断,欧阳娜娜确实是00后新生代女艺人中极有影响力的一位,从人气知名度到潮流风尚引导上。

她并没有以女明星自上而下大举进攻的模式,而是像无数Z世代小女孩一样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欧阳娜娜有点像今天年轻人们喜欢玩的“盲盒”,总是在解锁不同的新身份,不知道在哪个时刻,你就会撞到心水的那个她。

盲盒——音乐人欧阳娜娜

这是大众最为熟知的欧阳娜娜,大提琴家、歌手、乃至音乐系学生,她是具有多个不同维度的音乐人。

古典音乐出身,欧阳娜娜一直与大提琴相伴,被称为“天才大提琴手”的她先后入学世界顶级音乐学府——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伯克利音乐学院,你可以看到在她的生活和作品中,处处有大提琴的存在。

而从去年6月开始,「欧阳娜娜音乐计划三部曲」正式开始,她陆续发布《NANA》I、 II、III专辑和最近的彩蛋篇——《藏》。正值跨越二十代的年纪,欧阳娜娜以音乐人的方式与世界沟通,从《NANA I》试着描述少女脑中“甜与苦并存的爱”,到《NANA II》所展现的成长与自我,以及《NANA III》中作为新生代女歌手,与陈粒、陈绮贞、许哲珮三位女性音乐人合作所带来的闪光瞬间。

欧阳娜娜的音乐自有其延续的风格,你可以称之为“小清新”也好、“文艺”也好、“民谣”也好,全程参与创作的她在用音乐,传达着真实的、属于欧阳娜娜的,一个二十岁音乐人的心事

盲盒——艺术家欧阳娜娜

欧阳娜娜小时候会跟着姐姐画画,如今她4岁时的画作被设置为「211042藏——欧阳娜娜音乐艺术展」中的第一幅作品,在那幅画中她把一只大象“藏在了里面”。

做艺术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欧阳娜娜的展除了画作,还有艺术装置,整体概念互相串联,分为「Love」、「Time」和「Water」,15个独立空间,展示了她过去十年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感悟。

此次《RollingStone大水花》的大片也是在她的艺术展中拍摄,你可以窥见她内心世界的一角,五光十色、极致纯粹与碰撞,大胆而鲜明,将观看者包裹。

盲盒——演员欧阳娜娜

这是我们最初遇见欧阳娜娜的方式,《北京爱情故事》中的刘星阳、《秘果》中的于池子、《破风》中的陈意荞、《大主宰》中的神女洛璃。

欧阳娜娜的五官流畅没有攻击性,两个浅浅的梨窝自带一种娇憨感,扎起马尾露出饱满的额头,她是年少时会出现在班级里,好看却有点认生那种女孩。

作为演员的欧阳娜娜,和她本人一样,一直在变化和成长,到洛璃这个角色,你已经能明显地看到渐渐成熟的痕迹,年幼神女的疏离、坚毅、善意和勇敢,欧阳娜娜的演绎并不逊色。当遇到合适的角色时,她会成为锦上添花的演员。

盲盒——Vlogger欧阳娜娜

明星拍Vlog可能并不少见,但欧阳娜娜的视频大概是“最Vlog”、真正接近记录生活本身的视频。

你在欧阳娜娜的Vlog里会看到什么呢?上课、考试、熬夜复习的学生日常,逛街时会买好看的笔记本,分享自己喜欢的唱片和衣服,一点点装饰自己的房间,偶尔做个网红煎饺或者减肥餐,这里是她非常私人的领地,也是最受Z世代观众熟悉并接受的样子。

归根结底,欧阳娜娜是一个21岁女孩,她选择在这里将明星的光环剥去,只记录她想记录的东西,这符合00后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特质,他们善于打破框架和偏见,善于从自己出发,比起随大流隐藏自己,他们更喜欢成为独立的个体,拒绝被时代淹没。

在曾经《RollingStone大水花》的采访中,欧阳娜娜有回忆过自己从小开始工作,已经将近十年,她“人生的一半都在工作”,对于艺人欧阳娜娜来说,许多“第一次”的体验大概要追溯到很久之前,这种回忆也别有趣味。这次欧阳娜娜做客了《RollingStone大水花》「The First Time」栏目,一起来看看她音乐与艺术人生的那些“第一次”吧!

点击观看欧阳娜娜「The First Time」

RS:第一次自己写歌自己唱

欧阳娜娜:第一次自己写歌自己唱是在2019年的3、4月左右,是Songwriting课的期终作业。然后在半夜3点钟,在小书桌前,写出了《藏》这首歌。

RS:第一次玩乐队

欧阳娜娜:第一次玩乐队应该就要追溯到8、9年前吧,应该是在我12、13岁的时候。因为巡演,所以大家就组乐队玩。因为当时组乐队的对象都是哥哥,就像老师一样,所以我会有点压力。

RS:第一次跟陈绮贞合作

欧阳娜娜:第一次跟陈绮贞合作就是一个“Dream come true”。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听陈绮贞的歌,她的歌对我而言在我写歌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大的影响。所以第一次跟她合作,就是一个……像做梦一样吧。

RS:第一次接触音乐以外的艺术形式

欧阳娜娜:第一次接触音乐以外的艺术形式就是画画,小时候跟姐姐一起画画。因为平常都很乖在练琴,在画画的时候就是比较天马行空一点,就跟在姐姐后头画这个画那个。很特别的就是,我小时候画的画,在我的艺术展里面也有展出。

RS:第一次拍Vlog

欧阳娜娜:第一次拍Vlog是去东京拍《红秀》9周年的杂志。然后还蛮好玩的,觉得“诶什么事情都拍下来记录看看”。我记得那一次三天的旅程也积攒了大概有两三百个小的视频,是一个素材量爆多的一次Vlog拍摄。

RS:第一次策划布置展览

欧阳娜娜:第一次策划布置展览,发现做展确实非常非常不容易。因为其实展是多元化的,然后从上到下左到右,从硬体到软体,其实都要一个一个细节去抠。然后需要一个很庞大的团队,去每个人各司其责去完成那一部分。可以说很有趣,但是也是非常艰难。

RS:第一次遇到创作上的困难

欧阳娜娜:第一次遇到创作上的困难可能就是小时候12岁的时候开始,在音乐会当中需要Freestyle,需要即兴表演。然后那段时间就对我来说很痛苦,因为学古典音乐的孩子,即兴表演对他们来说是心理上面的障碍。

RS:第一次真正认可自己的作品

欧阳娜娜:第一次真正认可自己的作品应该是12、13岁的时候,是录第一张古典音乐专辑《十五》。那张专辑对我而言意义挺重大的,录出来之后觉得很有成就感,因为算是人生中第一张作品、第一张专辑。好像把自己从练琴开始的一个过程,做一个小的成果去验收。

欧阳娜娜的出现,或许是以“别人家小孩”的形象华丽登场,天才的古典音乐少女,甜美清纯的长相,圆满的家庭出身,随之而来的是无数关注和评价。有人会说“做好某一件事就好了”,但对一个21岁的少女来说,待在安全区即便是一个明智的选择,也可能太过无趣。


所以即使有再多偏见与条条框框,欧阳娜娜也在一路做自己,并且以十分温柔且笃定的方式前行,就像一个盲盒,她会对你说“我就在这里,选择权在你,我不会改变“,这是被爱滋养长大的童年给予的力量和勇气,或许这也是欧阳娜娜在音乐与艺术中所想表达的,「以爱之名」。